雖然我大部分的消費都集中在美卡,但這張 Cube 卡大概算是我這幾年刷最多的台卡了。
這次國泰Cube卡轉點加成活動有非常不錯的標的,以下會一步步慢慢介紹,讓新手也能認識國泰 Cube 卡這張神卡。
趕時間的人可以直接跳到後面的「轉點夥伴分析」。
Cube 卡點數累積
這張卡的開卡禮幾乎等於沒有,因此累積純粹是靠消費及加碼活動。
主要累積就是靠 3% 的消費類別,只要持有正卡並從 app 繳費就符合資格了。
3% 類別有玩數位、樂享購、趣旅行
2% 類別是集精選
這四大類別幾乎包含了所有食衣住行的刷卡通路,還有國外旅遊、機票、住宿、團費等等,非常好累積。
還有生日當月的 3.5%/10% 慶生月類別。
行動支付 LINE Pay 的 2% 來支付類別。
今年新增的新權益:好心情、童樂匯。
回饋甚至有到 5% – 10%
這張卡的基本規則是:每日限定一種類別 3%,每天可切換一次類別。
因此,需要有耐心規劃及管理消費,才能把這張卡的回饋拿到最高。
刷卡回饋率試算
以長榮、法航 轉點夥伴為例
360 小樹點 換 1000 哩長榮哩程
每點 = 2.78 哩
340 小樹點 換 1000 點法航哩程
每點 = 2.94 哩
每點成本:
以 3 % 回饋計算,平均每 100 台幣可獲得 3 點小樹點。
乘以上面的兌換比率,等於獲得 8.34 長榮哩程,或 8.82 法航哩程。
簡單換算成現在流行的說法,就是:
➤ 12 元 1 哩 長榮哩程
➤ 11 元 1 哩 法航哩程
這個回饋率,跟美卡比也算是高的了,約等於刷 1 美金 3 哩 長榮哩程,很少美卡能有這麼高的回饋率。
但是,魔鬼藏在細節裡,細節就是「要刷到 3% 類別」才有這麼高的回饋率。這需要耐心、細心、用卡規劃才能完成。
Cube 卡年消費多少可以換到商務艙
以划算的長榮外站 4 段票為例,亞洲區域現在是 5.5 萬哩 – 8 萬哩。
妥善利用 Cube 卡的 3% 類別,用這張卡消費約 60 萬台幣,就能累積到足夠換一張 4 段票的哩程。
如果想搭華航的商務艙,使用法航哩程兌換,大約 16 萬到 22 萬的刷卡量,就能換到亞洲區域商務艙,,刷到 60 萬就有機會換到長程商務艙,但是華航放給夥伴的票比較少,需要多點查票經驗。
Cube 卡的缺點
必需妥善管理消費,把 3% 的消費類別都放在同一天。
必需記性好,每天記得切換消費類別。
如果能克服以上兩點的話,那你就適合用 Cube 卡來累積哩程/點數了。
另外一個缺點是,轉點夥伴的比例未來可能改弱,之前改了華航的比例,不知道什麼時後會動到長榮的,只能靜觀其變。
小樹點入帳 3 年後會過期,所以你如果 3 年的刷卡量達不到 20 萬左右,那就比較難換哩程票,要考慮兌換成帳單折抵。
然而,小樹點還有其他的轉點夥伴可以用,例如法航、加航、雅高等等,不怕點數用不掉。
Cube 卡的優點
無年費,非常適合新手操作,持卡完全沒壓力。
轉點即時,不用怕哩程票位不見,現在轉長榮已經是即刻入帳了。
點數靈活,點數先放在銀行,等要用時再轉成哩程,避免過期、貶值。
每季常常有活動,可以刷到 10% 回饋類別。還有大地遊戲集章拿 200 點之類的,只要願意玩,很多拿點數的管道。
現在有限時轉點加成活動,例如法航加贈 20%,每哩 0.28 台幣 (0.9 美分),是很不錯的取得成本。
國泰Cube卡轉點加成夥伴分析
活動期間:10/1 – 11/30 ,部分需登錄,官方網頁在這裡
(轉法航為 10/31 截止)
小樹點可以 1:1 台幣折抵帳單,以下會用這個比例來估算轉點成本。以下為普卡轉點比率,如果你持有世界卡,比率會更好。

推薦:法航、雅高
持平:日航、亞萬
不推薦:萬豪、IHG
推薦法航的原因
72000 點可以換單趟 TPE-PHX 鳳凰城商務艙,成本約 2 萬台幣 + $100 美金的稅。
這段商務艙來回現金價要 16 萬台幣,怎麼算都划算。
台北飛阿姆斯特丹的長程航線,有時會出現 6 萬哩的價格,也是很好的兌換標的,也能換出來回票 16 萬台幣的價值,如果使用哩程兌換來回票,最低只需要 3.4 萬台幣的轉點成本 + 燃油稅。
雖然法航哩程現在是浮動制,但是還蠻常特價的,是我今年使用頻率最高的哩程。
其他划算的華航單程商務艙選項:
台北-上海 15,000 哩
松山-金浦 19,000 哩
熊本-高雄 19,500 哩
台北-河內 21,000 哩
法航哩程換華航商務艙還算好用,但華航會鎖特定航線夥伴票,因此可用航線不多,需要先好好查票、規劃,再決定要不要轉點。
推薦轉雅高的原因
雅高點數折抵就是公定價: 2000 點值 40 歐元,所以每點價值就是 0.72 台幣 (2.4 美分)
以小樹點的轉點成本 0.4 台幣計算,可以發揮到 1.8 倍價值,也是不錯的選項。適合不想用哩程來換機票的人,如果有計畫要去歐洲玩的人,可以簡單又高價值的用掉小樹點。
持平轉亞萬的原因是
亞萬貶值後兌換商務艙大幅調漲,兌換成本大增。兌換經濟艙的話,價值又不高。
小樹點轉亞萬成本 0.3 台幣一哩,跟市面上買賣哩程的 0.31 – 0.35差距不大,沒有轉點誘因。
而且有上限 5000 點加贈,所以最多只能拿到 3 萬點,不夠換比較划算的長程商務艙。
但如果你有短程需求,或是只差一些就能換長程商務艙,那就可以精準轉點兌換。
持平轉日航的原因是
成本比較高、票也不太好換
要換出高價值的兌換,還是要以跨太平洋以及歐洲商務艙為主。
但是,日航現在都是浮動票價,常出現天價兌換,需要運用 Married Segment 才能把便宜票找出來,我之前分享過的寰宇一家神奇航線就是一個例子。
因此,要很好的把日航的哩程用掉,需要配合一些查票技巧,一般人不容易上手。
如果簡單的換台日來回商務艙呢?價格為 48000 哩 + 稅金,用小樹點轉成本為 21600 台幣,商務艙現金價格範圍是 2.5 萬到 4.5 萬不等,是有機會兌換出不錯的價值,但是也需要靈活的日期,因為放票主要以一年後的票、與兩周內出發的臨期票為主。
不推薦轉IHG的原因是
不如直接買點。
成本跟買點差不多,有需要可以考慮直接買點就好,不用浪費相對珍貴的小樹點。
直接買點還有刷卡回饋、導購回饋等,算起來可能比轉點還划算。
不推薦轉萬豪的原因是
點數貶太多、成本相對高
萬豪今年貶值很多,點數估值已經下滑,已不是往日的 0.8 美分或是 0.24 台幣了。
用 0.26 台幣的小樹點成本來轉,一般人很有可能用不出更高的價值,還有可能不如直接花現金入住,更不用說現金入住還可以累積萬豪點數。
能夠使用的情景是:你很不想花現金,且已經看好旅館,想入住的日期可以用點數換出超過 1.1 倍的價值,也就是每點 0.29 台幣以上,再考慮做兌換。
1.1 倍是考慮到入住後會拿到的點數回饋,以及信用卡刷卡回饋計算出的結果。
美國 Based 可以辦 Cube 卡嗎?有好處嗎?
只要憑身分證、存摺 (裡面要放一些錢) 到銀行就可以找業務辦卡了,過程快速簡單。
我每年回台灣的時候,會有不少全聯、蝦皮、或手搖飲消費,這些地方都不能刷美國信用卡,這時候,國泰 Cube 卡就是很好的唯一選項了。
刷全聯時:設定為「集精選」
刷蝦皮時:切換為「玩數位」
刷手搖飲時:就不管了,因為金額也不高
這樣每年回台灣補貨一趟,也可以順便入手一些小樹點,拿來轉長榮或是法航,都不無小補。
誰適合辦 Cube 卡
最佳新手入門卡
如果你平常有在刷卡,但還沒有 Cube 卡,真的可以辦一張試試。
無年費、很多類別有 3% 回饋,點數還能秒轉長榮哩程,簡單講就是把日常消費累積成機票。它轉點夥伴又多,不用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
如果你不想研究哩程、查票,Cube 卡的點數可以折抵帳單,廣泛的 3% 的刷卡回饋率也是市面上其他卡難以達成的。
哩程老手也適合
我猜幾乎每個有在玩哩程的人應該都已經有這張了,但如果你還沒辦,我覺得這張也很適合老手。
目前國泰Cube卡轉點還保有許多不錯的轉點夥伴,如果你平常有在換哩程票、你很會找華航、長榮、日航的商務艙票位,或是你能把萬豪、IHG 兌換出高價值,那你也很適合辦這張卡,給自己多一個哩程點數來源。
總結
國泰世華 Cube 卡無年費、點數累積靈活、轉點即時,是新手入門哩程卡的首選也是老手增加哩程的好來源,或是美國居民回台刷卡累積哩程的好選擇。
只要能妥善管理每日 3% 消費類別,配合轉點加成活動,就能用小樹點換出高價值的商務艙。
它也能靈活兌換飯店積分。對喜歡玩點數、精打細算的旅人來說,Cube 卡算是目前台卡市面上最佳選擇了。
這次的轉點活動比較推薦轉法航和雅高,至於亞萬跟日航可以視個人需求來轉點,萬豪跟 IHG 就比較不推薦了。
現在申辦有一些額外開卡禮,加一加大約 500 點,如果你有興趣要申辦,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,你可以多拿 200 點小樹點,感謝支持。
聯絡方式
小額贊助
我熱愛分享點數旅遊知識,但這需要很多時間成本,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以一杯咖啡支持我,讓我有多一個深夜的時間,為大家寫出下一篇獨家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