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時渡假聽客房全攻略:HGV 推銷會流程、優缺點分析與優雅拒絕術

分時渡假是在美國行之有年的一種渡假住房模式,最近幾年台灣也興起了不少俗稱「聽客房」的分時渡假體驗方案,能用超級低廉的價格入住渡假村,有的甚至還會給予獎勵,但要求你要參加一場分時渡假推銷說明會。

大家可能會好奇整個流程大概是怎麼樣,這篇會詳細分享我這次的經驗,從分時渡假的基本概念開始,到我參加的 HGV 體驗說明會流程、再到自我評估合不合適,以及轉賣、拒絕推銷、找到好 deal 的小技巧。

上週去了 Las Vegas 體驗分時渡假,這次我問了非常多問題,收穫滿滿。這篇會完整分享我學到的東西,包含:

這篇會盡量寫得簡要一些,幫助大家認識這個渡假型態,來決定適不適合自己、要不要購買。

分時渡假的概念是什麼

分時渡假跟你去住旅館的模式很不一樣,你去住旅館是租屋的概念,時間到了就退房,你不會真正擁有它的產權。而分時渡假等於是你買了一個房間,只是,你只買到 1 週 2 週或部分的「使用時間」,這個「分」享的使用「時」間,就是 Timeshare 「分時」渡假的核心概念。

分時渡假的旅遊理念有點像是換個地方生活渡假 gateway vacation,換到一個你喜歡的城市,或者你很想去很久的城市。你不用像傳統的美國人一樣,買一個 Vacation home 來渡假,每年飛去同一個地方住。你可以有很多選擇,這是分時渡假的一大好處。

以我這次參加的希爾頓分時度假 (HGV) 體驗為例,它的核心產品採用的是產權點數制 (Deeded Points-Based System),這意味著它兼具了房地產的產權基礎和點數的使用彈性,我覺得是聽起來很不錯的方案。

最大的缺點

缺點1:​長期花費,管理費

除了「買房」的錢之外,買完之後每年也是會有成本的,就像你買房子一樣,會需要繳管理費維修費等等。

所以從你購買開始,除了你原先購買產權的這個費用之外,每年還是有一個 mantainance fee 要繳。而這個費用每年都是會調整的,通常都是調漲居多,但會有一個調漲上限。

我的個人觀點,sales 在向你推銷的時候,會把你購買產權這個部分,包裝成像是你每年渡假所需的成本,而實際上你購買的就是一部分的產權,你就是成為那個大房產的分母之一。

如果你不是一次付清買房的錢的話,可想而知你需要付利息,通常是 10 年分期,而且月費付的一定比你一次付清還要多,目前看來大約是 2 倍左右。

但是,當你房價付清之後,你就不用再付「房貸」,你之後開始的每年就是純拿點數來兌換房間。因此,這是屬於活得越久、享受越久的一個資產。

​缺點2:兌換不到房間

購買了分時渡假的人,最困擾的一點就是兌換不到熱門假期時間。

每年的第 52 週,是全美國最熱門的渡假時間,這個時候的房間非常難搶,如果沒有高階分時渡假會籍 (並非一般酒店會籍) 的話,幾乎是不用想了。

即使換得到,可能也是比較老舊的渡假村,或是比較不熱門的渡假地區。

產權→點數→假期

​點數制:目前的主流

核心概念: 購買的產權雖然依舊會註冊在某一個「Home Resort」的特定週別與房型,這會決定管理費跟每年點數量,但實際你得到的是每年自動存入帳戶的點數 Club Points。

這個東西厲害的地方在於彈性非常的高,你不是只購買了一個特定的地方,以 HGV 為例,你等於是購買了世界各地 Hilton 所擁有的渡假村使用權。只是渡假村的價格有分高低,兌換時的點數需求可能會不太一樣。

你購買的產權會換算成點數,產權多的人點數就會比較多,你每年可以獲得固定的點數,一直領一輩子,可以傳給子孫,點數都可以拿去兌換飯店。

點數使用方式很多,也有很多選項,如果你用不到分時渡假房,你也可以去做「交換」,但是交換需要成本, $299 美金,可以換成 Marriott 、IHG 等,通常比較不划算,但地點會比較靈活。

如果你其他都沒有想要去的話,你最後最後還可以把它換成 Hilton honor points,就是一般的希爾頓點數,比例是1比16,非常不推薦,因為很不划算,且希爾頓點數會貶值,速度很快。而分時渡假的點數 Club points 相對穩定很多。

你還可以把 Club points 換成演唱會或秀的門票等等,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換,只是兌換比例很不好,不划算。

因此,如果要真正划算的使用分時渡假點數,沒有其他方法,就是拿去換 Hilton 自家的渡假村。

分時渡假說明會流程

我這次是參加 Hilton Grand Vacation 的推銷說明會,其他家的細節可能會有所不同,但是概念是大同小異的。  

​報到與點心時間

地點是在 Las Vegas 的 HGV the boulevard ,一開始會現在一個櫃檯 Checkin ,之後會發一個有顏色的掛繩,標明組別,掛在脖子上之後,就進去到一個有點心、咖啡的區域了。

這裡有咖啡、軟性飲料、水果、小點心、草莓吐司、花生醬吐司、很好吃的洋芋片,很高熱量的能量棒。這個地方就是讓你放鬆一下,吃吃喝喝,準備看等一下的介紹簡報。

我們比較早到,所以拿了一些東西吃,然後跟銷售員聊了一下,主要是閒話家常,聊聊旅遊的事。負責我們的銷售員來自秘魯,很健談,我們跟她聊了不少在秘魯旅遊的事,相談甚歡。

團體簡報

時間差不多的時候,銷售員們會把全部的人帶到一個簡報室裡面,這個簡報會差不多在你預約的時間開始,如果你預約的是 9 點,那這個時間就會開始簡報了,所以建議要提早 10-15分鐘到。

裡面會有一個主講人,大約用 20 分鐘的時間,主要是看影片,介紹分時渡假的概念,以及有他們渡假村的地方,還有主要方案每年可以換到多少天住宿、以及對應的價格。

​一對一對談

團體簡報結束之後,接下來會去一對一簡報的桌子,桌子內建超大平板,銷售人員會非常詳細的介紹各種方案給你。如果有任何問題,這個時候是最好的發問時間。

介紹的方案會根據你的旅遊型態而決定。我簡單說完我的旅遊型態跟未來的旅遊計劃之後,銷售員可能覺得不常遇到這種狀況,有點不知道要從何推銷起,於是她拿出了她賣得最好的方案給我。

我獲得的方案

因為有簽保密條款,所以我不能講出我拿到的數字,只能大概幫大家分析一下各種方案適不適合。

➤ 高階方案

第一個方案是屬於高階級別,購買後每年可獲得最多點數,管理費也相對較高,但因為取得較高的會籍,可優先兌換熱門住宿。這種方案適合常常固定去渡假村的人,但對於旅遊型態多變的人,可能不太合適。 

這方案我覺得不適合我,雖然拿到的會籍比較高,但我不想每年花那麼多時間在渡假村裡面,這跟我的旅遊型態不符合,於是拒絕了。

這邊簡單說明一下,每年拿到的點數是固定的,會一直領到過世為止,過世後可以傳給子孫,就像是一棟房子一樣。所以活的越久領得越多,但是要注意管理費的問題。這些點數如果你一年用不完,可以滾動到下一年,如果你下一年還用不完,那它就會過期了,所以你可能要考慮轉到其他方式來使用。

➤ 中階方案

中階方案點數和管理費都在中等範圍,適合偶爾想長時間渡假的人,一年可以換到 3 週左右的假期,但如果每年只有少量假期使用,可能就不太划算。


➤ 低階方案

低階方案獲得的點數較少,管理費也較低。

低階方案約等於每年兩週的渡假村住宿,看起來成本還可以,但考慮到這個獲得的會籍非常的低階,未來會不容易預約到熱門住宿,且跟我的旅遊型態還是不符合,所以我還是拒絕了。

這個方案拒絕之後,有一位經理來了,簡單介紹之後,詢問了拒絕理由,我告知旅遊型態不符合以及未來的旅遊計劃之後,她很乾脆的就離開了。


➤ 試用方案

最後有另一個人來提出這個方案,試用方案提供不錯的權益,點數和住宿天數介於低階和中階方案之間,適合想先體驗分時渡假的人。

能花很少的錢去試用一段時間的產權,這期間可以獲得不少點數的使用權,算一算約等於將近 5 週的渡假村住宿,其實是很划算的。

因為沒有細問,所以不知道有沒有什麼隱藏費用,聽起來有點 too good to be true,所以下次有機會我應該會跟他要合約來看看。也歡迎熟悉內情的朋友幫忙說明。如果你對這個方案有興趣,務必索取合約,仔細研究。

這四個方案都拒絕了之後,就會被帶到櫃檯 check out 了,走出去一看,參加說明會的 10 萬點獎勵已經入帳。

➤ 最後一關,升級了?

Check out 之後,會被引導到一個櫃檯,告知「你已經升級了」,可以再訂一個分時渡假體驗行程。千萬不要相信他,這個是最普通的行程,沒有好的獎勵,就是再花少少的錢住 3 天,參加一次推銷說明會,然後會獲得 $50 美金的禮物卡而已,非常不推薦。

這個升級的本質是讓你在沒什麼獎勵的情況下,參加下一次的推銷說明會,這可能是最不划算的促銷方案。 直接拒絕他之後,全部的行程就結束了。

我全程大約花了 3 個鐘頭左右,這期間我問了很多問題,包含 HGVMax 會籍的福利,還有點數過期、轉移、折抵現金、交換平台的細節,很感謝銷售員耐心回答,讓我知道:除了用在他們自家營運的渡假村之外都不划算。

不知不覺聊了很久,這期間我附近的幾桌已經都離開了,我們是最後離開的一組人。

銷售員其實有被我拖到一些時間,因為他的下一組客人也已經來了,最後我們走出去的時候,已經看到她正在跟下一組客人聊天了。所以有興趣來體驗的人,其實不用太擔心時間被拖很久,因為她們自己的時間其實也是有限制的。

點數還有什麼其他用法

這個 Club points 點數沒用完可以延長一年,再沒用掉就會過期了。

點數也可以轉成希爾頓點數,比例是 1:16 ,非常不推。考量到希爾頓點數貶值速度蠻快的,轉點比例又不佳,還是不太推薦這樣用。

簡單算給大家看,平常 256 點或 512 點可以換一個晚上,轉成希爾頓點數後,512 點 Club points 變成約 8000 點,現在 8000 點是很難換到一個晚上的,更不用說是 HGV 的渡假村。

他有一個叫做 instant redemption 的,是可以把它的點數換成 1點 = 0.07 美金來折抵房價、兌換票券等等,比例很不好。

會籍

會籍至關重要,會決定你能多久以前換到房間,也是用來搶熱門旅遊時段跟地點的利器。

Hilton 收購 Diamond 之後,現在的會籍計劃叫做 HGV Max,Diamond 原本是分時渡假業界的領頭羊,在被 Hilton 併購之後,Hilton 的份量就大很多了,這個會籍能讓你的兌換選擇更多。

HGV Max 的會籍我不熟,但我知道,如果你跟官方購買的產權越多,你的會員等級就越高。

持有高階會籍,你就能在別人還不能兌換的時候,提前換到房間,這也是能妥善規劃分時渡假的關鍵:比別人早一步預訂。

分時渡假的受眾是誰

個人的淺見,分時渡假適合旅遊範圍在美國、墨西哥、加勒比海等地的人。這些地方也是分時渡假的重點經營區域。亞洲區域的話,則是以東南亞為主。

其中一個原因是,這些地方非常適合 beach getaway,例如有些人只是想要離開工作的城市、壓力大的環境,來到海邊好好休息放鬆一週。

此外,還很適合有小孩的人,可以把它當成 home away from home 的概念,因為分時渡假房有 one bedroom 或 two bedroom 的房型可以選,很適合一家人住個一週,聊天、煮飯都比較方便。  

如果你曾經考慮要買一個海灘渡假小屋、或是湖畔渡假小屋,每年過去住一段時間,那分時渡假會很適合你。

因為買一間渡假屋之後產生的房屋稅、管理費、或是可能的 HOA 費用,這些加起來通常會超過你買 timeshare 的管理費。但是,買一間渡假屋也可能有增值的空間,而 timeshare 幾乎不會增值,這也是要考慮進去的。

如果你每年都會在雪季的時候去滑雪區的渡假村住一週,那分時渡假可以省下超多錢,但前提是,你會籍要夠高,才能提前換到這些熱門時段的熱門旅館。

簡單來說,願意渡假時都在同一個地方待一個禮拜左右的人,願意每隔幾年就去差不多的地方渡假的人,會很適合分時渡假,可以省下不少錢。

划算案例試算:   

以每年固定去住 14 晚渡假村為例,如果採用傳統訂房,假設一晚成本約為 $250 美金,則兩週的總支出將是 $3,500 美金。   

相較之下,如果選擇低階方案,也能換到差不多的住宿天數。這筆分時渡假的每年總成本,由每年的管理費,加上初始購入成本攤提 30 年所產生的約錢加總而成,此為大概的計算。因此,用傳統訂房成本 $3,500 美金減去分時渡假總年成本,每年可節省上千美金的旅遊費用。    

儘管在這個情境下能省下超過千元美金,但請務必留意,此計算成立的前提是每年都能成功預訂所需住宿,同時必須承擔資金流動性低以及管理費未來可能不斷調漲的風險,但相對的,未來的現金房價應該也是每年都會上漲一些的。

分時渡假不適合誰

也是個人淺見,我認為分時渡假很不適合不了解自己的旅遊需求、不了解自己資金運用能力的人。

分時渡假最大的特點是:旅遊地被限制在一個範圍內。

非常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:想去的地方沒有可兌換的選項,或選擇極少,例如非洲歐洲二三線城市或小鎮,這樣就不得不選擇把 club points 轉成希爾頓點數,非常不划算,但至少不會過期。

另外一個問題是,你想去的地方本來就便宜,兌換不划算,例如東南亞那幾國渡假聖地,自己花現金或是使用其他旅館點數可能還更划算。

還有一點,就是想去的城市並不一定要待很久,例如喜歡 road trip 的人,就非常不適合分時渡假了。

最後一點是,你的資金狀態可能無法負擔未來每年的管理費用,這樣會非常不適合購買分時渡假,你很有可能之後會降價拋售你的產權。

如何轉賣?如何在二手市場買?

嗅覺靈敏的人,可能就會想到,如果像這篇說的,二手市場價格這麼低,而我又很適合分時渡假的話,那我去二手市場買不就好了嗎?

這點確實是沒錯的,像 redweek 這種地方就有很多零元或 $1 拋售的 deed。以我這次住的 Elara 為例,低價拋售的 studio 房目前每年管理費是 $763,但這個是 floating week 的,只能換到這間旅館的某一週使用權,並不能獲得點數兌換其他旅館。

如果是 fixed week 的話,更是只能在固定的某一週入住,彈性非常低,強烈不建議購買,也難怪買到的人要拋售了。

如果你看到要買的是 point base 的產權,那價格通常會比較高,因為你得到的是 points ,可以兌換更多其他的旅館,也可以換出更多天數。以 redweek 上的一個 studio 的產權來說,每年會獲得 3250 點的 Club points 。

在二手市場購買的缺點是,你不會獲得 HGVMax 的會籍,意思就是你比較晚才能訂房,可能會訂不到熱門時間或熱門地點。

所以,如果要在二手市場購買的話,必須要時間很彈性,或是不介意去哪裡玩、住哪裡,你只是每年想要在某個時間去渡假一週,不想花太多錢,那你就蠻適合在二手市場買的。

至於轉賣的話,除非是真的用不到了、繳不出管理費了,不然不太建議轉賣,會虧蠻多錢的。

如何優雅的拒絕

我想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。

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太擔心這件事情,通常明確表達意思之後,就會得到更好的優惠,連最好的優惠方案都拒絕了之後,就可以走人了,不會有什麼為難的地方。

拒絕的方式可以使用以下幾種,我覺得也不用特地想什麼理由,就是衡量完自身需求,然後表明不適合自己的原因就好了。重點是:自己要先考慮清楚自己適不適合分時渡假,才能夠理性判斷。

以下幾個常見拒絕方式供大家參考。

​渡假型態不符合

這是我唯一使用的拒絕原因,我說因為我是 Adventure traveler, always seeking experiences outside my comfort zone (冒險型旅人,總是跳脫舒適圈),事實上,最近這一兩年我去了印度、埃及、東南亞、中南美洲等地,未來也會持續這種模式造訪更多沒去過的地方,比較不適合分時渡假,而這些地方也確實沒有 Hilton 的渡假村。

個人財務規劃

這個也是很常見的原因,可以說:聽完你的解釋之後,我認為我的我的錢目前不想要拿來購買分時渡假,目前沒有這樣的財務規劃,我想保持資金運用彈性。這個應該就是很直接的拒絕,我覺得也不會失禮,畢竟這是個人規劃,勉強不來。

資產流動性不佳

很多人常用的理由是:我喜歡投資在流動性高的資產上面,而這個分時度假的最大缺點,正是流動性很低,沒有辦法轉賣變現,通常要賣的話,會以 10% 到 30% 的價格出售,把它當成投資的話會血本無歸。每年的「渡假預算」可以彈性的選擇去與不去,但分時渡假的「房貸」是不能不付的。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,可以用這個觀點來表達自己的意願。

​我們等一下還有行程

如果你遇到比較強勢的 agent ,不太想讓你離開的話,最常見的說法就是:我們等一下還有行程。這可以是一場預約好時間的秀、也可以是 SPA、餐廳預約,只要明確告知現在必須離開了,通常就不會再繼續推銷了。

如何找到獎勵好的「聽客房」

我這次參加的體驗是 149 美金住三個晚上+ 贈送 10 萬點 Hilton 點數,但是我在簽名 Check out 的時候,我有發現其他人拿的 deal 有些是只拿 100 美金的禮物卡,有些只拿了 5 萬點,有些的房費比較貴,例如 $199 或 $249。

因此,能夠拿到多好的 deal 就是各憑本事了。除了 Hilton HGV,還有 Marriott Vacation Club、Wyndham、IHG Vacation Club 等,各自的系統不同,有的以週為單位、有的以點數制,但核心概念都是大同小異。

我是從收到 Hilton 的 email 連過去訂的,email 裡就有明確寫道贈送 10 萬點,並且房費是 3 天 $149。

其實還可以拿到更好的,方法是透過打電話,致電 HGV 客服,告知他你收到的獎勵內容,並且表達想要更好的,有機會再多拿到一些渡假村退額,可以在渡假村內吃吃喝喝用掉,也有些人是拿到額外的禮物卡,可以當現金刷卡使用的那種。

除了從 email 訂之外,官網也常常出現一些不錯的促銷活動,可以不時上去看看,我也會幫大家注意一下。

除了 Hilton 之外,Marriott 、 IHG、或 Wyndham 等酒店集團,也常有這種分時渡假體驗促銷活動,甚至墨西哥的渡假村也有,我也有不小心參加過墨西哥當地的「聽客房」,但給的獎勵就沒有美國的這麼豐厚了。

美國的參加方式可以在官網預訂,也可以打電話預訂。

台灣的聽客房,目前都還是以信用卡公司跟萬豪的合作為主,國泰銀行跟匯豐銀行都有。  

參加資格

美國的官網寫道:必須是美國居民才可以參加。已經擁有分時渡假產權的人不能參加,過去一年曾經參加過的人不能參加,其他細部規定可以參考官網。

台灣的則是定向行銷,目前必須收到 email 或信用卡公司簡訊、實體邀請才能參加。已經擁有分時渡假產權的人不能參加。目前是限制只能參加一次,以前參加過的人就不能再參加了。

結語

Timeshare 分時渡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領域,我對它的了解僅僅是皮毛而已。

整體來說,分時渡假不是陷阱,但也絕對不是投資。它更像是一種預付式旅遊。如果你清楚自己的旅遊習慣,且能確保每年使用,那它也許真的能幫你省錢;但如果不確定,那最好的投資還是保留彈性。

這篇完全沒有要推薦大家購買的意思,也沒有叫大家不要買的意思,就只是分析它的概念、邏輯、以及運作方式,幫助適合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渡假方式。

我知道很多人非常喜歡分時渡假,每年都以超少成本入住高級渡假村非常多晚,還可以跟各地的家人 destination reunion,用出非常厲害的價值。

我也知道很多人買了分時渡假之後,每年被管理費壓得喘不過氣,又沒有足夠的假期來使用,最後只好以買入價格的 20% – 30% 拋售,血本無歸。這樣的人就不太適合購買了。

那到底要不要參加這種說明會?

如果當地旅遊已計畫好、想拿住宿折扣或點數獎勵,可以考慮參加。

但是,如果你容易被推銷影響、沒有時間完整參與或沒有旅遊規劃的人,就不建議參加了。

最後,我想還是要回到最初的原點,就是評估這種的旅遊型態、資金負擔適不適合自己,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,才有可能開心的購入、或是優雅的拒絕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